水產養殖秘密-使用消毒劑后,第二天補充水產em菌效果更好
這次我們談談養殖過程中的消毒和用菌問題,看似兩個矛盾的操作,其實是密不可分的。
一、消毒劑的最小殺菌濃度浙江海洋學院老師于2014年測定了34種常用鹵素消毒劑(包括類別:二氧化氯、三氯異氰尿酸、溴氯海因、二溴海因、聚維酮碘)對嗜水氣單胞菌和溶藻弧菌MBC值介于1.06~40.3mg/L(文章名稱:常用漁藥有效含量、殺菌效果比較及抗生素耐藥性初步研究),也就是說這些常用的消毒劑在水體濃度要高于1.06mg/L對嗜水氣單胞菌和溶藻弧菌才有殺滅作用,即每畝 1米深使用707g。
另有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老師做了五種消毒劑對哈維氏弧菌的最小殺菌濃度,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海水中,表現最好的二溴海因對哈維氏弧菌的最小殺菌濃度也要達到15.63mg/L,即每畝1米深使用10.42kg。
二、消毒劑的有效消毒時間消毒劑在水體中的有效消毒時間對于指導我們選擇在何時投放菌制劑是非常關鍵的,常用的五種消毒劑(0.25mg/L)在使用1h后,二氧化氯、聚維酮碘即失去了對哈維氏弧菌的殺滅效果,而24小時后則基本都沒有了殺菌效果,也就是說消毒劑在水體中的有效消毒時間可能僅為1天,而并非通常所講的:使用消毒劑后要2-3天才能使用EM菌。
另外,某些不穩定的消毒劑,如二氧化氯,見光極易分解,以穩定性液體二氧化氯的衰減為例,在二氧化氯初始濃度為1mg/l,衰減時間為20分鐘,陽光直射、室內有光、室內無光下的二氧化氯殘余率分別為12.12%(實測值)88.55%(實測值)99.85%(計算值)。這也就不難回答,上面所說的1h后,二氧化氯即失去了對哈維氏弧菌的抑殺效果。
三、微生物的代時最后再談談微生物的代時(微生物代時:在合適的生長條件下,每分裂1次所需的時間),看看有害菌、有益菌到底誰長得快。大家看看表5,或許應該知道為什么消毒后,弧菌等致病菌數目快速上升(致病菌代時比益生菌代時一般快1倍,且更適應塘底環境)。因此,水體消毒后立即、足量的向水體補充益生菌是必要的一個技術環節。
- 上一篇:2019年春節農富康公司正式上班了! [2019-02-12]
- 下一篇:“EM之父”比嘉照夫解讀:EM生物技術在水產上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2019-01-05]